“大哥,搬下來后生產生活怎樣?現在享受哪些扶貧政策?脫貧后幫扶干部還來家里嗎?遇到困難有沒有及時為你解決?……”近日,大關縣紀委監委干部走進搬遷靖安安置點貧困戶趙紅發家,詳細了解搬遷戶搬遷后的生活情況。
“來啊,和以前一樣,駐村干部晚上經常召集大伙兒開產業發展討論會,白天他們還到田里作種植獼猴桃、花椒技術指導。”
“搬下來生活方便多了,孩子讀書、老人看病、買菜做飯都很方便,政府在這兒規劃了個馬鈴薯種植基地方便我們務工,多虧黨的政策好!”
為嚴防“數字脫貧”“虛假脫貧”等問題,確保扶貧成效扎實、脫貧結果真實,該縣紀委監委在全縣脫貧后更抓實監督,通過走村入戶、定點監督、下沉排查等多種方式與群眾開展“零距離”監督,重點挖掘脫貧攻堅中遺漏的問題。
該縣紀委監委從機關相關部門及14家扶貧職能部門抽調30余人,成立6個督導檢查組,深入全縣10余個集中安置點、分散安置點、各鄉鎮開展零距離督導檢查,緊盯重點項目進度、扶貧資金分配、基層政策落實,堅決懲治“小官貪腐”,嚴肅查處鎮村干部在土地征用、惠農政策落實、三資管理使用過程中虛報冒領、損害群眾利益的“四風”和腐敗問題。
此外,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采取“一個月一督導一報告”的辦法,每月對掛鉤督導的鄉鎮開展一次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督導;鄉鎮紀委書記每月向負責掛鉤督導聯系的紀委常委、監委主任報告一次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情況,以便掛鉤領導及時掌握工作動態。
“雖然全縣的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,但我們仍要把落實脫貧摘帽后“不摘責任、不摘政策、不摘幫扶、不摘監管”的“四不摘”政策作為重點監督內容,集中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反映強烈、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,嚴防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返貧,全力鞏固脫貧成效。”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,將以更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推動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取得實效,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。(呂昭黎)